查看原文
其他

独家|农信社正迈入重要战略机遇期!一位农村金融银行家眼中的未来

2016-02-05 中国农金传媒 中华合作时报农村金融

农信社正迈入重要战略机遇期!一位农村金融银行家眼中的未来

——访江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理事长孔发龙

导读
       作为一位农信社省级联社的领导者,孔发龙在接受中华合作时报社记者专访时表示,农村信用社正步入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。       在这个迅速变化的时代,农村中小银行要“跳出短期看长远、跳出规模看质量、跳出速度看效益”,在他看来,发展方向比速度重要、结构比规模重要、软实力比硬实力更重要。
本报记者:刘小萃


“农村中小银行将走入一个全新的竞争环境,对经济金融形势研判的前瞻性和预见性从未像今天这么重要。”江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理事长孔发龙作出了这样的判断。


做金融,就要看趋势,看未来。


作为一位农信社省级联社的领导者,孔发龙在接受中华合作时报社记者专访时表示,在这个迅速变化的时代,农村中小银行要“跳出短期看长远、跳出规模看质量、跳出速度看效益”,因为在他看来,发展方向比速度重要、结构比规模重要、软实力比硬实力更重要。


2015看,银行业面临的危机与挑战空前巨大。“所以我们必须改变。”孔发龙说。


从优化结构入手,江西省农村信用社向创新驱动力要效益。2015年末,江西农信社500万元以下支农支小零售占比达到56%,提高6个百分点,非利息收入占比上升13个百分点,电子银行替代率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;新建立了互联网金融、流动性互助、产品创新等平台,使省级服务平台功能不断强化;组建了区域审计中心,形成了“一部六中心”的行业审计体系,审计的独立性、规范性、有效性得到进一步加强;设立“三农”和小微等事业部126个,划转贷款占全省贷款余额的94%;互联网金融一期、“两银”系统、FTP机构级、CRM项目一期、财富管理系统等38个项目成功上线,系统支撑更加有力。

 

挑战来自哪里?看准趋势寻找突破口

为什么2015年的银行业压力尤其大?新常态下,整个银行业都在思考,都在寻找出路。


“我们必须看清楚时代大背景、发展大趋势、全省大格局。”在孔发龙眼中,经济发展新常态是一个逻辑起点,找到变革中的逻辑脉络就可以应对新挑战。


他用“三个把握”概括了农村中小银行在预判趋势时的关键节点:准确把握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新变化;准确把握经济发展表现出的速度变化、结构优化、动力转换等新特点;准确把握当前银行业混业经营、综合经营、跨界经营等新趋势。


正是基于这“三个把握”,孔发龙预测,经济新常态对业务发展产生影响的来势之猛、力度之大,已远远超出人们预期,并且在未来一段时间还将持续。


“挑战首先来自于经济新常态带来的压力。”孔发龙分析说,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态势短期内不会改变,去产能、去库存、去杠杆任务十分艰巨。银行业依靠经济高速发展实现业务扩张的时代已经过去,发展速度放缓、盈利能力下降、资产质量恶化等问题还将持续。


但,这并不是危机的全部。


利率市场化完成“临门一脚”,利率风险将进一步凸显;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和银行破产条例的即将出台,对中小银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

“所以,挑战还来自于金融新业态变化带来的压力。”孔发龙说。以第三方支付、P2P、众筹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,正快速挺进支付、融资、财富管理等银行传统业务领域,将加速分流优质客户。此外,资本市场的发展,使得直接融资占比不断上升,优质客户对信贷资金的依赖持续减弱。


孔发龙认为,金融新业态将从根本上颠覆传统的经营模式,如果认识不充分、跟进不及时、应对不得力,就会被市场无情地淘汰。


“竞争新动态带来的压力同样不可小觑。”孔发龙在调研中发现,邮储银行、农业银行等与农村信用社同质化程度较高的金融机构,正在瞄准县域优质客户群体,复制并创新金融服务,不断瓜分市场份额。新兴银行的兴起、国有银行的下沉,加剧了同业竞争,加速冲击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根基。城商行分支机构和村镇银行县域全覆盖,不断挑战农村信用社县域金融主力军的市场地位。


最坏的时代往往也是最好的时代。真正的银行家总是可以看到挑战背后的机遇,孔发龙用精准、全面的形势分析,来提振江西农信社2.8万名干部员工的士气。


他作出的基本判断是,农村信用社正步入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。


“我们的信心来自经济基本面依然向好的总体态势、来自国家大力支持“三农”的有利形势、来自实施‘五大发展理念’的政策走势、来自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的发展趋势、来自自身长期发展积淀的比较优势。”孔发龙说。

 

转型方向是什么?问题导向倒推新路径

“必须坚持解决问题这个导向。”这是孔发龙反复强调的。他认为,坚持问题导向,是新常态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。越是在形势复杂、矛盾凸显的时候,越要保持清醒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。


质效不高,正是农信社目前最突出问题。


“对这个问题,我们就用‘转方式’来解决。”孔发龙提出,农信社要从高资本占用向低资本占用型业务转变,加快形成资本节约、创新驱动、内涵增长的业务发展模式;加快形成并固化符合农村信用社资源禀赋和能力特点的差异化、特色化发展方式。


粗放式管理同样也是农信社的“老毛病”,如何向精细化管理转变,实现质量效益型的集约化发展?


孔发龙找到了“转变管理方式”的三个抓手。


强化资本刚性约束。坚持业务发展必须服从于资本约束、规模扩张必须服从于资本支撑能力的经营原则,确保全行的风险资产扩张与资本充足率、市场环境、管理水平、风险控制能力相适应。


加强成本核算管理。要做好财务精细化管理,认真匡算每项业务、每个环节的成本和效益,及时调整经营策略,提高投入产出比。


实行经济资本管理。通过全面预算来引导、调控、约束资产负债、财务费用等资源配置。重视发展轻资产业务,将资源向低资本消耗和高综合收益的业务倾斜,努力实现经营效益最大化。重视资产负债和流动性管理,综合运用信用评级、风险缓释、风险对冲等管理技术,保证资产负债在总量、结构、收益和成本上的相互匹配。


除了转变管理方式,“调结构”是银行业提到最多的转型思路,但究竟怎么“调结构”,才能从根本上真正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?


孔发龙给出的答案是要实现“资产结构调整、负债结构调整、收入结构调整、渠道结构调整”四管齐下、统筹推进。调整资产结构,增强自身盈利能力;调整负债结构,降低负债成本;调整收入结构,减少对利差收入的过度依赖;调整渠道结构,把渠道优势转化为服务客户、拓展市场的竞争优势。


“以问题为导向”的理念,可以让“调结构”的目标和方向更为明晰。


作为渠道结构调整中的重要一环,“完善互联网渠道布局”成为江西省联社的一项重点工作。最终实现物理网点和电子渠道交互联动、互补发展,形成立体化、高效率的营销服务渠道;跨界整合电商与生产、经营和生活相关的渠道资源,实现客户“单点登录一账通”,提供交互式、场景化金融服务,加快优化“e百福”平台;要探索推出直销银行,引导客户通过网站、手机等远程渠道获取金融产品和服务,逐步减少客户对物理网点的依赖。


“调结构”固然可以让农信社的发展提速,但其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会让改革成效大打折扣。


为解决“发展后劲不足”的主要矛盾,孔发龙开出的药方是“补短板”。


江西省农信社的“补短板工程”正在有序推进中。通过提升服务效能、增强客户体验、推进“精准四扫”,补服务质量的短板;通过产品创新、合作创新、自主研发,补创新力不强的短板;通过产权改革、事业部制改革,补机制体制不活的短板;通过强化科技引领、完善平台功能、创新服务平台,补平台支持不优的短板。


“业务发展的需要和成员行社的诉求,是我们加强省级平台建设的根本出发点。”孔发龙告诉记者,在优化升级原有平台的基础上,2016年江西省联社要全新打造三个服务平台。


建立大数据平台。全面梳理数据资源,完善大数据基础设施,健全数据体系架构。通过数据收集、挖掘、整合和计量分析等措施,开发运用大数据资源,实现系统互联互通、数据共享、业务协同。积极探索与电商平台、第三方数据分析中介的战略合作,为全省农信社提供数据分析挖掘的增值服务,帮助成员行社准确预测客户行为,有效进行客户细分,提高业务营销的针对性和有效性。


建立利率定价平台。体现分类指导,建立定价模型,在准确计量资金成本、运营成本、风险成本以及资本成本的基础上,根据风险状况、客户贡献、市场竞争等因素,提高利率定价的科学性。


建立政策咨询平台。发挥省联社整体优势,整合各类资源,为成员行社提供宏观政策、行业动态、风险预警和监管要求等政策咨询服务,及时发现和协调解决法律、政策问题,指导成员行社依法合规经营。


按照孔发龙的设想,江西省联社将持续推进“小银行+大平台”的发展战略,加强省级平台建设,不断增强对全省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服务支撑能力。


本文作者


刘小萃

总是很困惑,一直在寻找。
虽然走路慢,写字还算快。

自我感觉比较适合当记者。


她的微信号:cuicuiliuxiaocui



来源/中国农金传媒

主编/刘小萃 监制/李 博 本期编辑/新媒体中心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